close
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,兒童確診多屬輕症或無症狀,家長戒慎不恐懼,但仍不可輕忽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 
▲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,兒童確診多屬輕症或無症狀,家長戒慎不恐懼,但仍不可輕忽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
全台COVID-19疫情延燒,甚至燒進校園,針對兒童染疫,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,今年計確診3961人,中重症佔了99.62%,本土染疫仍以20-50歲佔比最高,0-20歲則佔23%,90歲以上中重症比例佔50%,兒童確診多屬輕症或無症狀,家長戒慎不恐懼,但仍不可輕忽。

▲台灣小於12歲兒童染疫症狀以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鼻塞為主,青少年則喉嚨症狀多,其次為咳嗽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 
▲台灣小於12歲兒童染疫症狀以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鼻塞為主,青少年則喉嚨症狀多,其次為咳嗽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
鍾飲文說,目前台灣小於12歲兒童染疫症狀以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鼻塞為主,青少年則喉嚨症狀多,其次為咳嗽,不可輕忽需快就醫,以美國研究來看,截至4月4日,兒童染疫以5到11歲兒童感染最多,這一族群的兒童仍以家戶感染為主,其次為國小學童團體接觸、染疫機會多,而美國與我國數據接近,兒童出現感染症狀都是以發燒、咳嗽為多。

而根據美國統計,兒童可能會出現罕見併發症,為「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」,但它的發生率不到1%,通常在感染的2到6周會發生,其臨床症狀類似川崎氏症,兒童及青少年若染疫2至6周出現持續發燒,合併腹痛、腹瀉、嘔吐、出疹子、眼睛紅、頭暈,出現兩項以上症狀時,就需要就醫尋求協助。

▲「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」的發生率不到1%,其臨床症狀類似川崎氏症,兒童及青少年若染疫2至6周出現持續發燒,合併腹痛、腹瀉、嘔吐、出疹子、眼睛紅、頭暈,出現兩項以上症狀時,就需要就醫尋求協助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 
▲「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(MIS-C)」的發生率不到1%,其臨床症狀類似川崎氏症,兒童及青少年若染疫2至6周出現持續發燒,合併腹痛、腹瀉、嘔吐、出疹子、眼睛紅、頭暈,出現兩項以上症狀時,就需要就醫尋求協助。(圖/高雄市政府提供)
 

從英國研究則可看出,兒童染疫後遺症,出現新冠長期症候群,4到11歲染疫的小朋友,有1%會失去味、嗅覺新冠症狀超過12周、青少年則有2.7%,若時間超過12周就需要多加留意;大部分兒童及青少年染疫最常見症狀為疲倦、頭痛,仍多屬輕症或無症狀,家長只需多加注意,戒慎不恐懼。

 

染疫童多輕症 鍾飲文:戒慎不恐懼

新竹土地借款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w2458 的頭像
    pw2458

    高雄二胎-房屋貸款-民間代書-服務專線 0800-860333

    pw24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